1.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介绍外洞的情景

2.《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游览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是什么地方?

3.北京的色彩 这篇课文分成3大段怎么分

4.洪山戏的历史渊源

5.小学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该怎么预习?

1957年实用汽油灯_60年代的汽油灯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因为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到底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蜿蜒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肯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明亮鲜艳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公路在山边盘旋,绕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作者、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掌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教师可搜集让学生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观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学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学生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教师给学生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资料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有《隔膜》、《城中》,长篇《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介绍外洞的情景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编辑本段]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因为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到底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蜿蜒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肯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明亮鲜艳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公路在山边盘旋,绕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作者、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掌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教师可搜集让学生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观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学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学生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教师给学生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有《隔膜》、《城中》,长篇《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游览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是什么地方?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因为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到底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蜿蜒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肯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明亮鲜艳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公路在山边盘旋,绕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作者、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掌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教师可搜集让学生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观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学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学生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教师给学生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资料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有《隔膜》、《城中》,长篇《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记金华的双龙洞

北京的色彩 这篇课文分成3大段怎么分

游览的时间是1957年4月14日,地点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1、文章全文如下:

《记金华的双龙洞》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同"物"字读音)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2、文章赏析: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用了“移步换景法”。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扩展资料: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叶圣陶?百度百科-记金华的双龙洞

洪山戏的历史渊源

《北京的色彩》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8段);第三部分(9-11段)。

根据总分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概括交代听说中北京的色彩与初到北京时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4~8段)详写北京的自然景物和人文建筑的色彩;

第三部分(9~11段)总写对北京色彩的深刻理解。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扩展资料

按“总分总”的关系分段,或按“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的顺序分段

一、适用于哪些种类的文章:有的文章,在开头先总的概括介绍一下要写的内容,然后再一一叙述事情,最后又进行总结。这就是总起分述总结的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总分结构的方法分段。 适用于按“总分总”和“活动前——活动时——活 动后”这种顺序进行写作的文章。

二、如何分段:第一自然段为一大段,最后一自然段为一大段, 中间全部合为一大段。于是分成三个大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三段”。

小学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该怎么预习?

洪山戏在形成剧种以前,为民间坐唱形式。即围桌“座唱”,加锣鼓过门,无管弦伴奏,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变坐唱形式为演剧性。由“两小戏”逐渐发展成数人分扮角色,粉墨登场于乡间草台,形成了

洪山戏的雏形。据《来安县志》载:洪山戏在清代同治年间发展较快,全县洪山戏班社就有几十个,其中以县城的朱月华班社、兴隆的姜有松班社、施官彭岗的胡锦先班社、吕正德的班社最为出名。洪山戏艺人具有光荣的传统,他们除了演出一些传统的剧目。此外他们还编演了一些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蒲包记》、《擂鼓战金》、 《三代血泪仇》等剧目。因此,遭到清的杀捕。剧种濒临灭绝。幸有一部分艺人逃难他乡,与扬州花鼓戏台班共演。才幸免于难。 解放后,为弘扬和传承洪山戏这一剧种,来安县文教局文艺科长王永泉于1957年发起组建了洪山戏剧队。1958年,来安县成立了专业洪山戏剧团。当时中国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京剧《逼上梁山》的编剧任桂林、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苏一平、中宣部戴临风等在来安县帮助挖掘洪山戏遗产,培训青年演员,指导排戏,整理创作了传统戏《赶山塞海》、《金镯玉环记》、《六部大审》、《陈英卖水》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东风号角》、 《红色儿女》等一批现代戏。在音乐方面,增加丝弦。在表演方面,借鉴其它戏剧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赴蚌埠、合肥参加省市文艺调演,获得嘉奖。

来安洪山剧团自组建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他们发扬洪山戏艺人的光荣传统,响应党的号召,践行同志“面向农村”的重要指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到全县的山乡圩区进行演出。剧团每次下乡都是打背包步行,衣箱自己挑,道具板车拖,自己挑土垫土台演出,晚上演出用汽油灯照明。洪山戏演员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各级党委、的一致好评。为此,《江淮日报》用头版头条,以“文艺轻骑兵“为题,报道和介绍了来安洪山剧团骄人的业绩。

1965年秋,洪山戏剧团与扬剧团合并。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撤销了洪山剧团的编制。洪山戏源于民间,发展于淮南抗日根据地,繁荣于建国后的50年代。萧条沉沦于文化大革命前,但多年来,农村中的业余剧团、半职业剧团,仍经常演唱洪山戏,洪山戏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间。 旧时,农民为谢神还愿、消灾降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香火会,如牛栏会、开耕会、青苗会、丰收会等,敬奉“洪山”、“五岳”神主。香火会由神司人(即傩人,又称优人、香僮)主持,以唱、念祷告神灵。演唱有内坛、外坛之分,内坛多唱神书,书目初以《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当时称之为“唐六本”)为主,后增加了《袁天罡卖卦》、《许奶奶烧香》、《秦始皇赶山塞海》、《黄氏女对金刚》、《沉香救母》、《八仙过海》、《杜康造酒》、《李老君出世》、《韩湘子上寿》等10余部;外坛多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诸如《王莽篡位》、《张四姐大闹东京》、《张祥嫁妆》、《张郎休妻》、《玉环记》等。初期一人坐唱,或数人搭班坐唱,形式呆板。后来逐步改坐为站,变静为动,并且增加了“二小”(小生、小旦)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堂会”艺人逐渐增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有见识的艺人开始注意在艺术上提高自己。他们大胆吸收汉族民间小调,力求在感情上更接近群众,同时从“堂会”走上了“草台”和“搭台”。在此过程中,各有领班的不同流派的民间戏班逐渐形成。清末民初,艺人们活动区域扩大到了城市集镇,其中较有才华者因为开阔了眼界,在艺术上提高很快,同时在演出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编辑本段]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因为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到底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蜿蜒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肯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明亮鲜艳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公路在山边盘旋,绕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作者、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掌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教师可搜集让学生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观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学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学生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教师给学生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有《隔膜》、《城中》,长篇《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